有关赣南风水祖师杨筠松的生平传奇,众说纷纭,现根据《赣州府志》和《三僚曾氏族谱关于杨公传略》等史料进行整理。
杨筠松,名益,字叔茂,号玄赤,唐代窦州(今广东信宜市镇隆镇八坊村)人,生于唐大和八年(公元834年834年4月20日,即农历三月初八日戌时),卒于唐昭宗光化三年(公元900年3月12日,即农历三月初九日)。
杨筠松为我国唐朝著名风水学家,近代赣南堪舆形法理论祖师。其父名杨淑贤,生三子,长子筠翌,次子筠宾,三子筠松。杨筠松幼年聪颖过人,学习诗书,一览无遗,十七岁登科及第。后为唐僖宗当朝国师,官至金紫光禄大夫,掌灵台地理事。在朝廷,杨筠松被派遣专门看管软禁于宫中的堪舆名士丘延翰,与之论道,而被丘延翰的堪舆学识所倾倒,投缘结交,获丘延翰堪舆术倾囊相授。
广明中(880年),杨公四十五岁时,黄巢破京城,后黄巢起义攻破京城,杨筠松趁机放走丘延翰,遂出走昆仑山避难,后与好友都监卜则魏一起南下,在湖北武昌遇到鄂州刺史廖銮指引下而到达虔州(即江西赣州),隐居山林。 他将官廷中所学带至民间,以风水术行于世,扶危济困,帮助他人,使贫者致富,为人作福,无不准验如神。民间感其功德义举,尊称他为“杨公”、“杨救贫”或者“救贫仙人”。
曾文辿和廖瑀(即廖金精)皆为杨公风水嫡系传人。在虔州,杨公与曾文辿邂逅在崇贤里黄檀寺内。两人一见投缘,故无所不谈,大有相见恨晚之感,曾文辿被杨公非凡的风水学识所迷倒,遂拜杨公为师,成为杨公首徒,朝夕跟随杨公,竭尽弟子之礼。后又随师云游华夏山川寻龙捉脉,遂得杨筠松悉心指点,观龙以势,察穴以形,峦头砂水,体用兼妙,曾公遂得杨公青囊秘授,通晓堪舆大道。
杨筠松与廖瑀则相遇于虔化。廖瑀家承风水绝学,作福有准,又年轻气盛,起初不服杨公,屡屡与之斗法。一次,黄陂廖氏请杨救贫去勘定一个门楼位置。廖瑀预先用罗盘定准了方位,埋了一个铜钱在地下做标记。杨公前来却不用罗盘,只用一根竹竿,随手往地下一插,正好中了铜钱中间的方孔。廖瑀心悦诚服,遂虔诚礼拜杨公为师。廖瑀原住在宁都中山坝,为早晚追随杨公,也随师迁居三僚,遂得到杨公亲传青囊秘籍,成为杨公另一高足。在三僚廖氏杨公祠大门的 “竹杖青奇万里河山归杖下 青囊元妙一天星斗隐郎中”的对联里,暗寓了这个故事。
后来,杨公师徒三人在兴国县梅窖乡三僚村(即僚溪)定居,著书立说授艺,建祠修墓以济世。凡得到杨公真传的历代三僚风水师皆技艺精湛,杨公及其后世高徒所堪定的古宅古墓大多长盛而不衰,这在赣南、广东、福建、广西等各地的许多名门望族其族簿上都有记载。千年以来,三僚杨公风水文化(即僚溪文化)在僚溪相传至今,流传于世,名扬天下。
相传杨筠松为虔州庐陵王卢光稠所毒害,病逝于虔州,终年67岁,葬于虔州于都寒信峡药口坝八仙下棋形。
当时割据赣州的卢光稠慕名聘请杨公师徒为他择基修筑赣州城后,又恳求杨公为其选一块“天子地”。据《赣州府志》记载:唐都监杨筠松避地于虔,谒卢光稠,为其卜地云出天子,卢遂改葬其母,复问还有此地否?曰:有,一席十八面;曰:何面出天子?曰:面面出天子。卢恐他姓得之,遂毒杨。杨觉,携其徒曾文辿及去之,至一处间,问何地名,曾答:药口。曰:药到口死矣。仇不可不报也。小子志之。说卢王于赣州磨车湾安水碓,十字路口开一井,则世世为天子矣。曾曰:何谓也?曰:磨车湾安碓,单打卢王背,十字路口开井,卢王自缢颈,后卢果疽发背,痛不能忍而缢死。杨公逝世后,曾文辿遵杨公所嘱,回赣州说服卢王城内磨车湾安水碓和十字街凿井,破了赣州的“天子气”,制煞了卢光稠,后远走江西万载县西山隐居。
杨公风水经典著作,皆为历代易学风水学者所推崇,在易学风水界均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。杨公的风水著作有《疑龙经》、《撼龙经》、《立锥赋》、《黑囊经》、《三十六龙》、《青囊奥语》、《一粒粟》、《都天宝照经》、《天元乌兔经》、《葬法倒杖》、《天玉经·内传》、《天玉经·外编》、《龙脉经》、《二十四山》、《画夹图》、《四大穴法》、《拔砂图》、《胎腹经》、《望龙经》、《十二杖法》、《金刚钻》、《玉尺经》、《四大穴法》等传世。这为后人学研杨公风水提供了详实的文字资料和实物遗产。
因杨公风水讲究重峦头形势,故也被称为“形势派”或“赣南派”,杨筠松也被尊称为赣南风水形势派的开山祖师,三僚(僚溪)也就成了中国赣南形势派风水文化(僚溪文化)的发源地。